首页 > 其他 > 科技巨头AI投资热捧英伟达,自研芯片崛起能否成其长远隐忧?

科技巨头AI投资热捧英伟达,自研芯片崛起能否成其长远隐忧?

2025-02-09 194

近期,科技股市波澜不惊,但英伟达却成为了例外。在经历上周股价暴跌15.8%的冲击后,本周该公司股价强势反弹8.14%,几乎挽回了自Deepseek风波以来的半数损失。

科技巨头AI投资热捧英伟达,自研芯片崛起能否成其长远隐忧?

这一积极态势背后,似乎有多家科技巨头的财报在默默支撑。例如,亚马逊CEO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中提到,当前大部分AI计算均依赖于英伟达的芯片,并透露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与英伟达保持合作关系。然而,这位CEO也话锋一转,指出随着算力需求的激增,成本问题将日益凸显,促使亚马逊寻求更经济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其决定开发定制芯片ASIC的原因。

据悉,亚马逊最新推出的自研训练芯片Trainium 2及其配套的EC2实例,在性价比上较现有英伟达GPU驱动的实例高出30%-40%。公司还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Trainium 3和Trainium 4,进一步巩固其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亚马逊CEO的这一表态,与meta CEO扎克伯格之前的言论不谋而合。两者均指出,随着云提供商不断扩展AI和机器学习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将持续攀升。事实上,包括亚马逊网络服务、微软Azure、meta Platforms以及谷歌云在内的科技巨头,均在大力投资高性能计算能力,以支撑生成式AI、大型语言模型及其他AI应用的快速发展。尽管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仍将流向英伟达的GPU,但其今年的收入预期并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科技巨头也在逐步提升自研芯片ASIC的占比,这对定制芯片领域的两大巨头博通和迈威尔科技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博通等厂商开始正面挑战英伟达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在Deepseek事件后,性价比成为客户首要考虑的因素,博通因此得以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占据一席之地。

尽管英伟达预计将在2024年占据AI GPU市场90%的份额,但面对科技巨头资本支出的大幅增长(据大摩预测,2025年将比2024年增长50%),英伟达能否实现类似的收入增长仍存不确定性。尤其是考虑到其下一代Blackwell芯片的具体供货时间尚不明朗,这一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据预计,Blackwell GPU的推理性能将比上一代Hopper高出15倍,且与英伟达的CUDA平台完美契合。这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本应助其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然而,前提是英伟达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而当前市场对于这一趋势的把握并不十分确定。

若你对科技股动态感兴趣,敬请持续关注相关报道。


湘ICP备19005331号-4copyright?2018-2025

guofenkong.com 版权所有

果粉控是专业苹果设备信息查询平台
提供最新的IOS系统固件下载
相关APP应用及游戏下载,绿色无毒,下载速度快。

联系邮箱:guofenkong@163.com